
飛防或者說飛防服務,如今很多人都對此有了一定的了解,也都知道在我國飛防植保服務用的是植保無人機。但是就筆者的了解,包括跟很多從業者的交流來看,還是有很多誤區的。
就說今天的話題吧,其實有很大一部分人還是不理解,不明白的。原因何在呢?
首先很多人認為只要買個無人機,或者說植保無人機,能夠飛起來把農藥噴施到農作物上就算是飛防了,但真正的飛防可沒這么簡單。
為何會出現這樣的誤區或者說認知性錯誤呢?其實說白了就四個字:急功近利。
隨著行業的發展,國家政策的支持,植保無人機行業大熱,再加上巨大的市場當量,一下子涌現了大量的植保無人機生產廠家,有之前做電子設備的,有做自動化機械的。這些企業進入植保無人機行業,其實對于行業的發展和推廣是不利的。因為他們的出發點只是為了賣產品,瓜分市場。而由于他們之前完全沒有任何農業植保經驗,因此也就根本不在意他們的飛機賣出去以后能不能發揮去真正的植保效果。
有人或許會說,不就是個打農藥的無人機嘛,能有多復雜呀。
朋友,植保無人機自身雖然算不上復雜,而且制造難度確實也不大,但你以為單單是有一架植保無人機就能實現對于農作物的病蟲害防治了嗎?
當農作物發生病蟲害的時候,是什么樣的病蟲害?是什么作物?你要打什么藥?每畝用藥量多少?藥劑濃度是多少?無人機飛行速度多少?噴施流量每分鐘多少?飛行高度是多少?
這些都是***根本的影響飛防效果的問題。
筆者一直在說飛防效果,因為植保無人機打藥、飛防的***終目的就是防治病蟲害。那***簡單的來說,作為一名飛防服務人員,你今年給親戚家的水稻打了藥,如果沒效果。第二年親戚******不會讓你打藥了,免費的都不行,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
除了無人機自身,影響施藥效果的人力可控因素還有:飛防專用藥劑、施藥標準、流程、監控等。
為什么我知道這些?
因為我們是***做飛防服務的組織,因為我們在全國有近200個服務中心,因為我們做植保無人機6年多了,我們從事農林植保20多年了。
正所謂不經歷就沒有發言權,我們也是經歷了很多失敗、很多嘗試,才對飛防服務、飛防植保有了如今的認識,才明白了飛防植保如何才能更好的、長久的發展下去。
我們***明白的就是:飛防,效果才是王道,否則一切都將是浮云,很快就會消散。